怎麼會有這種角度的觀點?

閱讀這本書沒多久之後,我便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

作者珍.賽佛博士(Jeanne Safer, Ph.D.)在面臨了喪母之痛後,發現自己竟然與母親的關係似乎親近了許多,於是她便以資深心理治療師的專業角色,探討了生前與死後母女關係的變化,進而提出這項許多人難以啟齒的見解。

「因為父母過世,我才得以解脫。」

大多數人都應該不會願意脫口而出這樣的一句話,但作者珍.賽佛博士(Jeanne Safer, Ph.D.)卻在書中大聲疾呼「當死亡解除將子女囚禁於父母世界裡的魔咒,便是值得欣慰的事。」、「我們還需踏出另一步,重新考量哀悼行為:從逝者身邊抽離的意義,是要重新喚回、重新定義,而不是加以捨棄。」等如此的概念。

貝絲將母親留下的鑽石重新設計後,讓自己也跟著改變,然後為自己做出不同的東西;原本患了憂鬱症的艾莉絲,在母親過世後,因為自責沒了,憂鬱症也跟著消失無蹤;活在完美主義傾向的父親期望下,愛倫總覺得自己身材體態不夠好,直到父親過世她才瞭解取悅父親是一種對自我認知的扭曲;一直孤獨的米雪兒失去父親之後,才從解脫中獲得新的姻緣;凡事都被父親干涉的雪莉,在父親過世後突然有了奇蹟式轉變,從一個連選燈罩都會猶豫不決焦慮不安的人變成幹練精明又信心十足。

這些作者珍.賽佛博士(Jeanne Safer, Ph.D.)所提出的案例,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訴我們,隨著親人的逝去,子女才有機會能自我檢視,才有空間可以轉變成長。而隨著一頁一頁的案例,我們也慢慢地瞭解了作者的用意,原來那是一種經歷死亡傷痛後藉由「抽離」(detachment)與「分割」(separation)然後獲得重生的過程。所謂的死亡的益處,是子女站在「死亡空間」(Deathspace)重新來評量已逝父母與自我種種之後,一夕之間長大成人,然後對親子關係釋懷,解開心中桎梏,重新審視自我掌控生命的意義。

雖說這是一本治療喪親子女概念的書,但讀完之後卻有了另外一個想法,我認為為人父母其實更應該仔細閱讀。

因為,這些案例與概念皆是從子女角度來審視親子關係的探討,在其中我們看見了為人父母自己無法察覺的固執與自認為體貼的一面。譬如,有時候父母以為給予的體貼,其實只是讓子女陷入痛苦的深淵,而無法達到原先設想要讓子女好受的目的。又譬如,有時候父母以為引導著子女走的是最萬無一失最容易獲得幸福的路,但其實子女只是在惶恐與不安中,閉著眼睛勉強隨行而已。

因此,與其說這本是給喪親子女看的書,還不如說這是一本適合所有人看的書,因為我們都是為人子女,而也都有機會為人父母,在這樣的主題探討中,我們可以用不同角色立場來獲得不同的益處。

作者珍.賽佛博士(Jeanne Safer, Ph.D.)認為「失去父母讓子女獲得無價的機會,得以重新評估、重新感受生者(包括自我、手足和存活的另一家長)以及逝者。在死亡空間那個神聖的地域裡,會產生必要的失落、得到苦甜參半的救贖,獲得感人或不那麼愉快的領悟。」這便是藉由死亡所能獲得的益處。

而我認為,親情是一條永遠難解的關係脈絡,父母也好,子女也好,每個角色需要認真看待的問題有所不同,但若能適時地移轉到對方角度來審視一切的話,那麼,或許不需等到死亡之後,在有生之年我們便能獲得更多有利於彼此關係的益處。



書名:死亡的益處
作者:珍.賽佛博士Jeanne Safer, Ph.D.
出版社:大塊文化
譯者:謝靜雯

博客來:死亡的益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mon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